據央視新聞報道,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范圍內,建設一個市場的基礎制度規則統一,市場的設施高標準聯通,要素和資源市場,以及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,同時,市場的監管要公平統一,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一步規范的大市場。
浙商證券指出,此前的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已提出“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”,本次《意見》的發布則是對該項長期規劃進行細化。
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,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出臺,是我國打破區域劃分、實現全國一盤棋、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個重要綱領性文件,有利于推動商品市場、要素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全國一體化格局。
“該意見著眼于中長期規劃,在戰略新興行業,如新能源以及傳統要素市場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,涉及到的領域很多,包括能源、傳統基建、大數據、物流、儲能等!睏畹慢堉赋。
統一大市場暢通內循環
聚焦供給側,《意見》在其工作原則中強調“立足內需,暢通循環”,并在其主要目標中明確要“努力形成供需互促、產銷并進、暢通高效的國內大循環,擴大市場規模容量”。
對此,華福證券指出,從以往的倚重外需,到后來的注重“國內國際雙循環”,再到現在的“立足內需、暢通循環”,中國的發展戰略正逐步走上以內需為主的發展軌道。
浙商證券進一步指出,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是我國雙循環戰略能夠得以順利推進的根本,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、自我小循環有助于統一大市場的構建,進而推動國內產業鏈、供應鏈的進一步疏通,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供給創造需求、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,充分發揮規模效應,有助于提高內循環的質量和韌性。
楊德龍也表示,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于國內大循環的進一步暢通、提升內需、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,這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從之前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階段。
《意見》具體措施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和中小企業跨越區域限制做大做強
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,《意見》提出一系列有關市場基礎規則和基礎設施、強化要素資源市場和商品服務市場改革等措施;并提出轉變政府職能,要求市場監管公平統一,要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,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,不搞過度同質化競爭,廢除屬地保護性政策,重在以優質制度供給和創新來吸引優質投資。
浙商證券分析認為,《意見》提出的具體措施有助于完善市場機制,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加上轉變地方政府職能有助于減少地方政府對經濟行為干預,這有利于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跨越區域限制,更好地借助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、推動增長、激勵創新、優化分工、促進競爭的作用,從而做大做強。
萬聯證券也認為,《意見》有利于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,新制造產業鏈各個環節的“堵點”有望進一步打通,數字化將為產業賦能,制造業有望進一步高速發展。
新制造穩增長將是結構主線
《意見》明確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、數據和技術市場。
對此,浙商證券指出,這對應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再造,大市場構建推動工業體系在能源革命中實現全面再造。全國統一的能源、數據和技術市場,有利于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,實現制造業中上游補短板,同時信息共享也有利于打通生產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費各環節的堵點。
具體到資本市場,浙商證券認為,新制造穩增長下,制造業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支撐,全年增速有望達11.1%。
華福證券也指出,隨著《意見》發布,資本和政策紅利將進一步向新興產業中的硬科技領域聚集。建議關注硬科技企業板塊,以及新能源、半導體、軍工等龍頭企業。
物流行業全面受益
此外,圍繞物流行業,《意見》提出“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,建設現代流通網絡”,并“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”。
對此,浙商證券指出,大力發展物流行業,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,是建設現代流通網絡中的重要一環。打通堵點、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,有助于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,對于物流行業而言,意味著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擴展以及經營成本的降低。
具體到資本市場,華福證券也指出,《意見》進一步消除地域性壁壘因素,為流通性企業提供方便。建議關注商業流通龍頭企業以及大部分以全國市場為目標的企業,以及物流、商貿等板塊龍頭企業。
展望后市,浙商證券認為短期新制造穩增長、城市更新穩地產仍是基本面的結構主線。穩增長板塊仍將是短期權益市場的重心,待5月美債收益率逐步筑頂后可關注成長股切換機會。